您现在的位置: 黑法师 > 黑法师特征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念佛与净土如何修行二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12/10 15:52:11

念佛法门与求生净土大义

贤健法师开示年09月13日(待续)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
丨三遍

诸佛正法众中尊

直至菩提我皈依

我以所行施等善

为利众生愿成佛

丨三遍东晋的时候,瞿昙僧伽提婆翻译的《中阿含经》第38卷里边,释迦牟尼佛亲自说:“须闲提!有四种法,未净圣慧眼而得清净。”这是佛陀告诉须闲提这个人说,有四种方法(四个内容)可以帮助修行人清净慧眼,可以开悟,可以得圣道。“云何为四?”就是说,哪四种呢?“亲近善知识,恭敬、承事,闻善法,善思惟,趣向法次法。”亲近善知识是第一个,亲近善知识的时候要身语恭敬承事,后边三个就是闻、思、修,这合起来是四个内容。慧远大师所讲的跟《中阿含经》里边说的内容是一样的。下边又说:“须闲提!汝当如是学,亲近善知识,恭敬、承事,闻善法,善思惟,趣向法次法。”这是世尊告诉他:“你应该这样的来修行。”我们不要把它看作是世尊告诉须闲提的,要能听懂这是世尊告诉我等芸芸众生如此修行的。怎么修行呢?就是这样的。怎么修信心呢?也是这样。怎么修出离心、菩提心?怎么样开悟呢?都是这样子来修行的。另外,宋代的求那跋陀罗翻译的《杂阿含经》第4卷里边也有记载:“婆罗门白佛:‘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?’”这是一个婆罗门问佛这样一个问题。他问到:“什么是一个善男子像月亮一样的提升过程呢?”世尊回答他,“佛告婆罗门:‘譬如明月净分光明,色泽日夜增明,乃至月满,一切圆净。’”世尊先跟他讲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,这是说一个善男子的心态,像明月的“净分”那样子的变化、圆满。“明月”是指月亮。“净分”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看到的月亮,常常是半边黑半边白、半边暗半边亮,这个“净分”指的就是亮的那半边。我们普通人常常说“月有阴晴圆缺”,就是在我们心里边,我们认为月亮一会圆了一会缺了,一会儿被天狗咬了。你看看,在佛陀的心里面,他看到的始终是圆月,月亮始终是圆的,没有缺,但是在时间上,月亮有半边亮半边暗,这两部分的比例在变化:上半月,亮的那一部分越来越多,到十五、十六的时候它就圆满了;过后就开始减少了,到月底的时候就全变成暗的了,这月亮还是圆的,只不过是暗的那一部分圆满了。所以,这里的比喻说,像那个月亮一样,亮的那半边,它的色泽每一天都在增长,光明会越来越多,从初一到十五,这个亮的这半边就圆满了,就变成满月了;那么,善男子的心也可以像月亮这样,最后变得又圆满、又清净、又光明。所以他说:“如是,善男子于如来法、律得净信心,乃至正见真净增明,戒增、施增、闻增、慧增,日夜增长。”这就具体地说明,我们修行的人学了佛法之后,了解了佛陀所讲的经论的法的内容,了解了戒律,我们建立起信心来,这个信心和正知见,包括以后开悟所得的空性无我的正见,都会有一个从一点点的光亮到像十五的满月一样达到圆满的程度,或者说从一分达到十分圆满的这样一个过程。信心、正知见、正见都有这个提高的过程,还有戒律、布施、听法、智慧等等,也是这样一个增长的过程。在我们努力过程中,日夜都会得到增长。“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,闻说正法,内正思惟,行身善行,行口善行,行意善行故,以是因缘,身坏命终,化生天上。”

这个意思是说,还有其他的时间,我们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如理思维,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善法,身、语、意这个善业都在增长;

这样子的结果呢,到临终的时候,肉体会衰老朽坏了,但是我们的心灵、灵魂可以化生到天界去,当然,如果求生净土,也可以化生到净土去。

这就说地很清楚了,这里是说明了亲近善知识,然后闻思修的修行过程。

最后,世尊说:“婆罗门!是故善男子譬如月。”这是说,善男子的心态像那个月亮一样,从初一到十五,由一分到十分,可以渐渐地光亮圆满,我们的心可以渐渐地达到觉悟圆满的状态,最后像佛一样成就圆满的功德。从整段内容整体上来看,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如何修行。这是依据所谓的小乘经典和大乘的经论,结合起来,告诉我们如何来修行。
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联系删除。

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

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

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

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heifashia.com/hfstx/541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黑法师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